2020-07-28作者: 340次阅读
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刚成立亚洲首间「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」,研究肠道微生物群对健康的影响,并藉着移植肠道微生物群,增加肠内益菌,治疗肠道疾病、二型糖尿病,甚至减肥。
骤看肠菌能医百病,多食益生菌,岂非「有病医病,无病强身」?
好菌不足 坏菌作恶致肚泻发烧
人体肠道共有100兆微生物(简称:肠菌),可分为具保护性或侵略性,即大家所说的益菌及坏菌。中大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指出,益菌可压抑坏菌作恶,有助肠菌保持平衡。「肠菌平衡可维持肠道健康,有助身体吸收营养及提升免疫力。」
如果坏菌过多,肠菌失衡,会导致免疫力下降。黄指出,「有些病人需要经常服食抗生素,抗生素会杀掉肠道内的细菌,包括益菌及坏菌;失去大量益菌保护,容易被『难辨梭菌』入侵」。患者以住院病人及长者居多,会出现肚泻、肚痛、发烧、脱水等徵状,严重者更会致命。
现时只得一种抗生素可对付难辨梭菌,但服用这种抗生素的患者中,约三成未能完全康复,病情反覆。由于病人的肠道内缺乏益菌,中大的研究发现透过接受肠道微生物群移植,令患者肠菌回复平衡。此方法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可,作为治疗复发性难辨梭菌感染,以及对传统治疗无效的患者,治癒率近九成。
严选健康人士捐粪便 製作肠菌製剂
移植的肠菌从何而来?黄秀娟解释是由健康人士捐出粪便製成。她强调对捐赠者的健康要求很高,捐赠前要严格筛查。捐赠者必须无过敏症如食物或药物敏感,捐前3个月没有外游,没有慢性传染病、代谢性及免疫系统疾病、大肠癌或其他癌症,不烟不酒等。同时也要接受血液及粪便化验,确定没有传染病。
捐赠过程需在实验室内进行,因为粪便接触空气后,部分肠菌会很快死亡,故要快速处理。蒐集后会即时将粪便加入生理盐水中,再过滤及净化当中的杂质,製成肠道微生物群製剂,最后放入摄氏零下80度的雪柜储存,保存期长约6个月。
移植方法现时有4种:
˙导管经鼻腔进入十二指肠
˙胃镜经口腔进入十二指肠
˙ 大肠镜进入大肠,病人要先服食泻药清除大肠内的杂物
˙以灌肠方法,用泵由肛门喷入大肠
病人可能于移植后24至48小时内有腹泻、腹胀便秘等不适。黄秀娟表示希望未来将肠道微生物群製剂研发成口服胶囊。
短暂肠菌失衡 可食益生菌改善
移植肠菌,主要想增加肠菌平衡,提升益菌数量及品种。那幺多食益生菌是否也达到相同效果?黄秀娟解释:「益生菌只是众多肠菌的其中一种,要维持肠菌平衡,需要各式各样的益菌。」单靠益生菌功效有限,而肠菌移植则包括不同种类的菌种,当中有多种益菌,可发挥更大效用,具治疗作用。
不过若然只是短期用抗生素,导致肠菌失衡,补充益生菌有助改善。黄秀娟说由于益菌数量大大减少,引起短暂的肠菌失衡,出现腹泻等不适,可食益生菌补充及增加免疫力。不过,并非所有益生菌都胜任,只得双歧桿菌(Bifidobacteria)及乳桿菌(Lactobacilli)这两种才有效,更要服用100亿菌量才能发挥上述功能。「大家可选用益生菌补充剂,但要留意菌的品种及注明益生菌数量,否则未必有用。」她说日常无病无痛,亦可服用作保健之用。
黄秀娟又强调,即使吃了益生菌补充剂,但如饮食不节、高脂高糖,又滥服抗生素,一样会削减益菌。至于坊间标榜有益生菌的食物如乳酪及泡菜等,则未有明确研究证明有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。
统筹:郑宝华